028-8525-3068
新闻动态 News
News 公司新闻
一、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概念及其环境意义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微生物分配给生长的碳量占吸收总碳量的比率,体现了微生物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平衡。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测定的原理设置18O标记处理以及加入等量自然丰度水的对照组,通过培养过后DNA中18O丰度的差值来判读加入土壤的标记水有多少进入了新产生的DNA中,由此估算微生物生长速率。测定方法——18O-H2O培养法:试样的准备:收集200g左右田间土壤样品,混匀,将其中的大约100g土壤鲜样通过2mm 孔径筛,去除石头和肉眼可见的根等杂质,装入聚乙烯样品袋备用。预培养:*土壤野外采回后迅速过2mm筛,去除土壤内石块、根系、凋落物等;*烘干法测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尽快将过筛后土壤熏蒸浸提法测量微生物MBC;(1) 田间持水率的测定调整土壤含水量到60%田间持水量(WHC,water holding capacity);将土壤放入实验所需温度培养箱进行预培养,预培养时间遵照实验设计(2)预培养土样控水处理18O标记培养一个样本一个对照组,或根据样本情况挑选20%样品做对照土壤DNA的提取野外采集土壤带回实验室迅速分装冻干提取DNA,并测得DNA含量。18O丰度测定吸取DNA提取液于洁净的银囊(已称重)中并置于60℃烘箱中干燥整夜后(称重)包好,用质谱仪测定18O丰度和总氧含量。MBC测定氯仿熏蒸提取法...计算更多检测相关讯息s...
发布时间: 2024 - 09 - 10
浏览次数:0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1
点击次数: 0
原名:Root exudates with low C/N ratios accelerate CO2 emissions from paddy soil译名:低碳氮比的根系分泌物添加促进了水稻土二氧化碳释放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IF:4.977发表时间:2022.4第一作者:Cai Guan摘要根系分泌物可显著调控微生物活性和土壤有机质(SOM)矿化。但根系分泌物及其碳氮比值(C/N)如何调控水稻土有机质矿化尚不清楚。本研究对水稻土添加具有不同碳氮比值(CN6、CN10、CN80和C-only)的模拟根系分泌物(葡萄糖、草酸和丙氨酸不同比例的混合液),以探究不同根系分泌物碳氮比值(C/N)调控水稻土有机质矿化潜在机制。结果显示:与只添加碳(C-only)的处理相比,其余添加根系分泌物(CN6、CN10、CN80)的处理中土壤CO2释放增加了1.8-2.3倍。低C/N比处理(CN6和CN10)代谢商(qCO2)比高C/N比处理(CN80和C-only)增加了12%,表明低C/N比处理下微生物通过增加N-水解酶合成从SOM中获得有机氮需要消耗更多能量。C获取酶/N获取酶比值与qCO2显著正相关。微生物量C/N比值与碳利用效率(CUE)显著负相关,表明高C/N比处理下由于N供给不足促进了N获取酶的释放。以上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的C/N化学计量比通过影响C和N获取酶的活性来调节微生物C/N比,从而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的特定反应,进而控制SOM矿化。研究背景植物通过由根释放含碳化合物(根系分泌物)或通过相关微生物从土壤中快速吸收养分来改变土壤环境。约有1-10%的光合固定碳由根系分泌物释放至土壤中,其组分主要包括糖类、氨基酸、有机酸、酚类以及其它代谢物。这些物质除了可直接作为微生物利用的底物外,其C/N化学计量比对微生物的利用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阐明根系分泌物C/N比对微生物底物利用的具体影响及潜在机制对于理解土壤碳氮循环及土壤碳汇强度十分重要。以往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机制来解释根系分泌物如何影响土壤有机质(SOM)的微生物分解。1.根系分泌物为促进微生物对SOM的分解和改变土壤化学和物理特性提供能量;2.不稳定C输入促进微生物生长,增加对氮的需求进而促进微生物从SOM中获取N;3.微生物对C和N的需求变化驱动群落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对SOM的降解。此外,还需要考虑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不同C/N比的根系分泌物添加实验探究根系分泌物C/N比值变化如何影响微生物活性(胞外酶合成和微生物量化学计...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5 - 05
点击次数: 0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酸水解-蒸馏法测定土壤中有机氮组分(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总氮)。操作步骤如下:·1)土壤水解液的制备:称取适量过0.25mm筛的土壤样品,放入具有磨口接头的三角瓶中,加入2滴正辛醇和20ml和6ml的HCI,摇动瓶子使土壤和酸液充分混匀,将瓶子放入有温控功能的远红外消煮炉中,在瓶口装上有玻璃磨口接头的冷凝管,接通冷凝水,打开电源开关,使温度控制在120±3℃,在回流条件下使土壤--酸混合液慢慢沸腾12小时。水解结束后,用中速蓝带滤纸将样品趁热过滤,滤液收集在100ml的烧杯中,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冲洗残渣,使滤液体积达到约6Oml。将盛有滤液的烧杯放在碎冰块中,借助PH计,逐滴慢慢加入5mol/L NaOH溶液,边加边搅拌,直到水解液的pH达5左右,再用0.5mol/L的NaOH进行中和,使水解液的pH达6.5±0.1,用小漏斗把酸解液转移到I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2)酸解液中氮素形态的测定(1)酸解液全氮的测定:取样前,先倒转容量瓶几次,使悬浮液均匀,并用末端较宽的移液管吸取5ml酸解液,放入消煮管中,加入0.5克定氮混合催化剂和2ml浓硫酸,380℃温度下消煮1.5小时。冷却后将消煮管连接到定氮仪上,加10ml 10mol/L NaOH,蒸馏约4分钟,流出液用硼酸吸收,蒸馏结束后用0.0055 mol/L H2SO4滴定。(2)铵态氮的测定取10ml已中和的酸水解液,放入消煮管中,加入2mL 3.5%的MgO悬浮液,立即连接蒸馏装置,蒸馏约2分钟后滴定。(3)氨基糖态氮的测定取已中和的酸水解液10ml于消煮管中,加入10ml磷酸一硼酸缓冲液(PH11.2),连接蒸馏装置,蒸馏4分钟,滴定。此测定结果减去铵态氮,即为氨基糖态氮。(4)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取5ml已中和的酸水解液于消煮管中,加入1ml 0.5mol/L NaOH溶液,在沸水中加热直到溶液减至2-3ml,取出冷却,加入0.5g柠檬酸和0.1g茚三酮,将消煮管放回沸水浴中,加热1分钟后,旋转消煮管(不放开水浴)3分钟,再在水浴中保持9分钟,取出冷却后,加入10ml磷酸--硼酸缓冲液和1ml 5mol/L NaOH,蒸馏4分钟,滴定。(5)未知态氮= 水解总氮- (铵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6)非水解氮= 土壤总氮-水解液总氮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7
点击次数: 0
方法原理:第一步在待测液中加入酚酞指示剂,用标准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PH8.3),此时CO32-只被中和为HCO3-;第二步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标准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红色(PH3.8),此时溶液中原有的HCO3-和第一步由CO32-生成的HCO3-全被中和为CO32-。由标准酸的两次用量可分别求得土壤中CO32-和HCO3-的含量。仪器及试剂:往复式电动振荡机;漏斗;广口瓶,500ml;具塞三角瓶,500ml去除二氧化碳的水:将蒸馏水煮沸15min,冷却后立即使用;硫酸标准溶液:吸取28mL浓硫酸(p=1.84)加入1L去二氧化碳水中,此溶液浓度约为0.lmol/L硫酸标准溶液。将此溶液用碳酸钠标定后,准确稀释5倍,即为c(1/2H2S04)=0.02mol/L的硫酸标准溶液;0.5%(m/v)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100ml50%(v/v)乙醇溶液.0.1%(m/v)甲基橙指示剂:称取0.1g甲基橙溶于100mL水中.分析步骤:(1)称取过2mm孔径筛的风干试样50g(精确至0.01g),置于500mL广口瓶(矿泉水瓶)中,加250mL去除CO2的水,用橡皮塞塞紧瓶口,在振荡机上振荡3min,立即过滤,开始滤出的10mL滤液弃去,以获得清亮的滤液,加塞备用。电导、CO32-、HCO3-等项测定应立即进行,其他离子的测定亦应在当天完成。(2)吸取试样待测液25.00mL放入150mL三角瓶中,加入酚酞指示剂2滴,如待测液不显红色,表示没有CO32-存在,如溶液显红色,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红色刚消失为止,记录所用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1)。在滴定过的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2滴,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由黄色转变成明显的橙红色为止。记录加甲基橙后滴定所用硫酸标准溶液的体积(V2)。结果计算:CO32-(g/kg)=2V1×C×D×1000/m×0.030HCO3-(g/kg)=(V2-V1)×C×D×1000/m×0.061C--硫酸标准溶液浓度;D--分取倍数,250/25;M--称取试样质量,g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6
点击次数: 0
一、 实验原理和目的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 。 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95%的乙醇提取液中的最大吸收峰波长不同, 叶绿素(95%乙醇)在665nm、649nm,类胡萝卜素在470nm有最大吸收峰,根据在分光光度计下测定的吸光度,求得叶绿素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二、 实验器具和步骤  实验器具:分光光度计(UV-1800PC,上海美普达仪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ES-J220,天津市德安特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研钵、 试管、小漏斗、滤纸、吸水纸、 移液管、量筒、剪刀  ;试剂: 95%乙醇(或80%丙酮)、石英砂、碳酸钙粉; 步骤:1.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1g 左右,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3~5ml 95%乙醇,研成均浆,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in 。2. 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10ml试管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3.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 ml ,摇匀。4.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5nm、649nm、470nm下测定吸光度 计算公式:  Ca=13.95A665-6.88A649; Cb=24.96A649-7.32A665   Cx=(1000A470-2.05Ca-114.8Cb)/245更多相关讯息so栢晖生物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4 - 22
点击次数: 0
今天,栢晖从有机碳/无机碳、有机碳的来源、有机碳的分类几方面和大家聊聊“碳”。首先,碳分为有机碳和无机碳。有机碳诸如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无机碳则有碳酸根、碳酸氢根、碳酸盐。从有机碳的来源来看,可以分为植物有机碳和微生物。植物有机碳可分为脂类、角质+软木脂、木质素;微生物则分为活体微生物和微生物残体,具体如下:按组分分类可以从粒级、活性、密度三个角度来看。按粒级分类可分为颗粒有机碳和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按活性分类可分为活性有机碳、中间碳、惰性有机碳,从密度来看可分为轻组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详情如下:以上指标均可测定,欢迎广大科研学者分享交流更多指标分类方式及测定方法。
微信公众号
检测咨询热线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72号-四川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2号楼4层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雄天路98号广发隆平创业园2栋6002
官方热线:028 8525 3068
投诉电话:18181920125
传真:+86 0755-2788 8009
Copyright ©2005 - 2013 成都栢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