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525-3068
新闻动态 News
News 行业新闻
原名:Temperature rather than N availability determines root exudation of alpine coniferous forests on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along elevation gradients译 名:温度而非氮有效性决定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山针叶林根系分泌物沿海拔梯度的变异格局期 刊:Tree PhysiologyIF:4.561发表时间:2023.5第一作者:Han Yang通讯作者:尹华军  张佩佩主要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摘  要背景:根系分泌物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物质,是调节根际微生态系统活力与功能特征的关键要素,在森林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然而,森林根系分泌物的关键生态驱动因子及其潜在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方法:在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针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两个海拔梯度序列各自优势针叶树种(排除了树种差异干扰)根系分泌物的原位收集,系统探讨了海拔梯度下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根系、土壤和气候参数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土壤养分和气候在驱动分泌物变异格局中的相对贡献大小及其潜在驱动机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I)随着海拔升高,两个树种的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均呈下降趋...
发布时间: 2023 - 05 - 31
浏览次数:0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0
点击次数: 0
论文ID:英文名:Organo–organic and organo–mineral interfaces in soil at the nanometer scale译名:纳米尺度下土壤有机-有机和有机-矿物界面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IF: 14.919发表时间:2020.11.30第一作者:Angela R. Possinger通讯作者:Johannes Lehmann主要单位: 康奈尔大学摘要:土壤碳(C)库的能力大小是由有机质和矿物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介导的。然而,以往研究提出的有机质在团聚体有机矿物微结构内的层状积累尚未得到必要的纳米尺度空间分辨率的直接可视化证据。与以往研究报道的C官能团有序梯度不同,本研究识别了无序的微米大小的有机相。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和电子能量损失光谱(EELS),我们比较了有机-有机界面和有机-矿物界面的差别。在有机界面上检测到个位纳米尺度的C形成层,显示烷基C和氮(N)富集(分别为4和7%)。在有机-矿物界面,N和氧化C的富集率分别为88%(72 ~92%)和33%(16 ~53%),显示出与有机-有机界面不同的稳定过程。然而,两种界面类型的N富集表明,富N残基促进更高的SOC吸存。研究背景:土壤有机碳(SOC)在全球碳循环中是一个关键的储层,这强调了理解土壤有机质(SOM)持久性的过程的重要性,从全球(如气候)到非常精细的尺度(如有机矿物表面相互作用)。提高对土壤有机质持久性驱动因素认识,包括土壤有机质保护机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全球环境变化下土壤碳库的变化。SOM和矿物相的相互作用导致较低的微生物可达性和可分解性,这被认为是SOM稳定的主要过程。在土壤微团聚体和孔隙结构尺度上,土壤有机质、土壤物理结构和微生物分布的空间和化学异质性得到了较好的研究(图1a)。与微团聚尺度的异质性相比,微米级有机矿物组合的SOM成像和光谱显示SOM具有不同的组分构成,相对均匀、有序的层,且在更小的微米空间尺度上,OM组成与矿物表面的距离有明显的关系(图1b)。以前使用的成像和光谱技术的分辨率(30~50 nm)可能过于粗糙,无法分辨或描述嵌入有机矿物组合中的OM组分之间的界面(图1b)。在相关纳米尺度上,自然土壤样品有机-有机和有机-矿物界面化学组成还没有被直接可视化或描述。SOM与半结晶活性铁(Fe)和铝(Al)矿物表面之间的关联被认为有助于在广泛变化的土壤类型中长期保持和积累SOM。铁铝矿物有机复合体的形成与活性铁铝与氧化官能团和含氮生物分子的优先反应有关。然而,考虑到OM分布的亚微米空间尺度及其化...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08 - 20
点击次数: 0
原名:Absorptive and transport roots differ in terms of their impacts on rhizosphere soil carbon storage and stability in alpine forests译名:高寒森林吸收根和运输根差异化调控根际土壤碳储量和稳定性期刊: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IF: 7.609发表时间:2021.08.10第一作者:汪其同通讯作者:尹华军主要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摘要:根据木本植物细根形态、生理和功能特征的内在差异,可将其分为吸收根和运输根两个功能模块。不同功能模块的根系对土壤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潜在生态效应已被广泛认识。然而,由这两个根系功能模块驱动的根际土壤碳储量的大小以及碳稳定机制尚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量化了云杉人工林矿质层(0-15cm)吸收根和运输根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组分,进一步通过数值模型估算了两个根系功能模块不同根际范围土壤C储量。同时,通过分析根际土壤有机碳化学特征和金属-有机复合体特征,区分两个根系功能模块对根际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差异化影响。结果表明,吸收根根际土壤有机碳含量比运输根根际高15.7%,这主要是由于吸收根根际土壤有机碳的稳定性(化学抗性和金属-有机键)更强。数值模型分析表明,吸收根根际有机碳库(0.27 ~ 2.7 kg C/m2)是运输根根际(0.18 ~ 1.36 kg C/m2)的2倍。在根际1 mm范围,吸收根根际土壤有机碳储量对根际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的贡献(63.5%)远高于运输根根际(36.5%)。上述结果表明,吸收根在高寒针叶林根际土壤碳中发挥主导作用。本研究强调基于功能的细根分类与根际土壤碳储量结合运用于陆地表面土壤碳循环模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准确预测高寒针叶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动态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背景:土壤有机碳(SOC)的形成、稳定和周转等动态变化过程已经成为当前生态学和土壤学领域亟需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根系在调控土壤碳动态中的重要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根系功能属性特征。具体而言,作为一个高度复杂且功能异质的分支系统,根系生理代谢活性在吸收根和运输根之间具有明显差异,从而导致根际SOC固存和稳定性在不同根系功能模块间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特征。但是,现有的根际模型和实验研究大多将根际区简单视为一个均一体,很少考虑根系生命活动诱导的根际土壤碳动态在根系功能属性分化上的变异,极大地限制了在细微尺度上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固存和稳定性机制的全面认识与理...
作者: 植物所
发布时间: 2020 - 03 - 17
点击次数: 0
高等植物的叶绿体是十亿年前蓝藻被真核生物吞噬后经内共生演化而来,共有3000个左右的蛋白,其中95%以上由核基因编码。核基因编码的叶绿体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通过叶绿体内、外被膜和类囊体膜转运通道运输到叶绿体内的不同区域使叶绿体行使光合作用功能。因此,研究叶绿体蛋白跨膜运输方式对于探讨叶绿体的生物发生、光合器官的建成和功能以及真核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此前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叶绿体被膜转运通道以及类囊体膜转运通道。然而,叶绿体蛋白在跨过叶绿体被膜之后,是如何穿过拥挤的基质空间,并精确地靶定到特异性的类囊体膜受体复合物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张立新团队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材料,发现了位于叶绿体基质的关键性蛋白转运分选因子STT1与STT2,并揭示了其介导的分选、靶定机制。STT1与STT2形成寡聚体复合物特异d识别底物信号肽从而结合、分选底物,之后STT复合物与类囊体膜受体复合物Hcf106结合完成其靶定运输过程。阻碍STT-Hcf106结合会阻断Tat底物的运输,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从而导致植物致死的表型。相分离作为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的一个热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相分离对植物生理活动的调控依然不清楚。该研究通过大量的体内体外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相分离参与调控底物的分选、靶定机制:底物结合激活STT复合物进一步的组装相分离形成浓缩的液滴。STT-底物相分离液滴协助底物穿过叶绿体基质从而靶定到类囊体膜。而Hcf106能够抑制STT的相分离从而释放底物,完成底物的正确运输与装配。该研究首次发现了相分离(形成液滴)调控叶绿体蛋白的运输,从而调控叶绿体的生物发生。同时该研究通过分析细菌、酵母、高等植物与动物的分选因子,发现相分离可能是驱动蛋白分选运输的普遍机制。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的新机制,强调了相分离调控蛋白运输是在所有物种都存在的普遍机制,同时也开拓了相分离与蛋白运输的研究领域,为研究细胞是如何精确调控其各种生理活动拓展了思路。该研究成果于3月12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3
点击次数: 0
11月29日,PLoS Genetic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薛红卫研究组题为SPOC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Leaf inclination3 interacts with LIP1 to regulate rice leaf inclination through auxin signaling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水稻中的一个含有SPOC结构域的蛋白Leaf inclination3 (LC3)通过结合转录因子LIP1共同调控生长素信号,从而调控水稻叶倾角。水稻是重要的单子叶模式植物,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株型对作物的生产和产量有着重要关系,而叶倾角又是水稻株型的关键组分之一。研究表明,适当的叶倾角有利于提高水稻光合效率,通过合理密植,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尽管早已发现植物激素生长素影响叶倾角大小,且其代谢调控因子GH3和信号通路的关键组分IAA、ARF等被报道参与了叶倾角的调控,但对相关上游调控因子及机制仍了解较少,有待进一步阐明。研究组在前期工作中发现水稻缺失突变体LC3表现出叶倾角增大的表型。进一步的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分析表明LC3蛋白作为一个转录抑制子通过与LC3互作的转录因子LIP1协同抑制下游基因OsIAA12和OsGH3.2表达,通过抑制生长素信号,最终调控水稻叶倾角。此外,OsIAA2通过与OsARF17互作抑制生长素信号,揭示了OsIAA2-OsARF17在叶倾角发育调控中的特定功能。该研究有助于对生长素信号调控网络的理解。也对研究植物中具有SPOC结构域的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借鉴。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首次发现的仅含有SPOC结构域而不含RRM SPEN家族的成员。博士生陈素卉和周莉娟为论文第一作者。相关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535201)以及“万人计划”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SPOC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Leaf inclination3 interacts with LIP1 to regulate rice leaf inclination through auxin signaling Abstract  Leaf angle is an important agronomic trait and influences crop architecture and yield. Studies have demonstr...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11 - 22
点击次数: 0
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模拟研究取得进展        受限于土壤样点的时间维属性,一般的土壤制图只能获得固定时间的“静态”土壤图,描述目前或过去状态的格局。但是,土壤在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未来如何演变,在不同的气候变化情景下呈现怎样的时空变化特征?这是土壤时空变化预测的重要主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甘霖课题组副研究员宋效东以土地利用变化频繁的太湖周边地区为例,深入研究了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变异的主导因素,提出了基于土壤发生理论的启发式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土壤有机碳含量在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条件下未来60年内的时空变异特征。有别于常规的元胞自动机模型,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集成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静态/动态环境变量,还能够根据土地利用类型(旱地/水田)动态地度量有机碳富集对临近区域有机碳水平迁移的影响范围。鉴于土地利用类型的重要性,根据历史土地利用图层制作了研究区未来6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图。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表层有机碳含量在未来60年内随着气温、降雨的升高与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研究提出的预测模型为土壤属性的时空变异模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与思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上。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3002)、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8FY110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1130051和41771251)的资助。(来源: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Heuristic cellular automaton model for simula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under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A case study in eastern China Abstract  The concentration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il properties, and its spatio-temporal variability greatly affects the global climate and agroec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and use and climate change on SOC, a heuristic cellular automat...
微信公众号
检测咨询热线
Q  Q : 2105984845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72号-四川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2号楼4层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雄天路98号广发隆平创业园2栋6002
电话:028 8525 3068
传真:+86 0755-2788 8009
Copyright ©2005 - 2013 成都栢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