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525-3068
新闻动态 News
News 公司新闻
本方法适用于酸性、中性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以乙酸铵为土壤交换剂,浸出液中的交换性钙、镁,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时所用的钙、镁标准溶液中要同时加入同量的乙酸铵溶液,以消除基本效应。此外,在土壤浸出液中,还要加入释放剂锶(Sr),以消除铝、磷和硅对钙测定的干扰。01主要仪器和设备1.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钙、镁空心阴极灯1.2 离心机(3000r/min~4000r/min) 1.3 离心管(100 mL)02试剂和溶液本试验方法所用试剂和水,除特殊注明外,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 6682中规定的二级水,所述溶液如未指明溶剂,均系水溶液。2.1 乙酸铵溶液[c(CH₃COONH₄)=1mol/L,pH7.0]称取乙酸铵(CH₃COONH₄)77.09g溶于950 mL水中,用(1+1)氨水溶液和稀乙酸调节至pH7.0,加水稀释到1L,摇匀。 2.2 (1+1)氨水溶液 2.3 (1+1)盐酸溶液 2.4 氯化锶溶液[ρ(SrCl₂  6H₂O)=30 g/L]       称取氯化锶(SrCl₂·6H₂O)30g溶于水,用水稀释到1L,摇匀。2.5 pH10缓冲溶液      称取67.5g氯化铵溶于无二氧化碳水中,加入新开瓶的570mL...
发布时间: 2024 - 08 - 09
浏览次数:0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1 - 04
点击次数: 0
文献 | 解读原名:Mobilization of soil phosphate after 8 years of warming is linked to plant phosphorus-acquisition strategies in an alpine meadow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译名:气候变暖八年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土壤磷素活化与植物获取磷素策略的关系作者:Jun Zhou,et al.期刊:Global change biology发表时间:2021.09.28影响因子:10.8631关键词高寒草原;全球变暖;低分子量有机酸;菌根;磷溶解细菌;植物养分获取策略;P形态。2研究主题和背景(1)背景:磷是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限制性因素,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暖十分敏感。相对于碳、氮循环而言,关于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变暖后植物有效磷的主要来源的认识极其有限。(2)主题: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海拔4635 m) 8年增温试验。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中磷的浓度显著增加,表明增温条件下植物对磷的活化和同化作用增强。3科学问题或科学假说(1)科学问题:全球变暖背景下高寒草甸植物P获取策略与土壤磷活化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协同关系?(2)科学假说:A. 钙结合态磷是高寒草甸碱性土壤长期增温后植物有效磷的主要来源。B. 钙结合态磷的活化与气候变暖下高效的植物P获取策略有关,如释放大量羧酸。C. 钙结合态磷的活化也与植物N获取的策略有关。4材料与方法本研究是在北麓河冻土观测站,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五个区组,每个区组都有成对的控制和升温处理。A. 样地与土壤样品采集与保存该实验于2017年9月28日和2018年6月27日开展,用土钻分别在0 - 10,10 - 20,20 - 30和30 - 50cm深度采集土壤样品(直径5厘米);ANPP;盖度,Mn、C、N、P的浓度。采用生长核心法对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NPP)进行测量。B. DNA提取,PCR和DNA测序使用PowerSoil从0.5 g土壤样品中提取DNA,用纳米滴分光光度计测定提取的DNA的质量和数量。采用16S rRNA和Hiseq 2500 PE 100测序。C. 土壤和植物分析土壤样品过2mm筛;pH;土壤有机C、N;氨态氮、硝态氮;MBP:氯仿熏蒸,使用0.5mol碳酸氢铵提取液浸提;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对硝基苯酚磷酸盐法;TP;P组分。D.数据分析原始FASTQ是环状共识测序,经过筛选、聚类和解复用,在生物标记平台(htt...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31
点击次数: 0
速效钾是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组分,具有促进植物淀粉和糖分合成、增加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增强作物抗逆性等重要作用。今天栢晖小编整理了如何通过醋酸铵—火焰光度计法来测定土壤中的速效钾~一、试剂(1)中性1.0mol/L NH4OAc溶液:称77.09 g NH4OAc溶于近1升水中,用稀HOAc或NH4OH调节至pH7.0,用水定容至1升。(2)K标准溶液:称取0.1907 g KCLmol/L NH4OAc溶液中,完全溶解后用1mol/L NH4OAc溶液定容至1升,即为含100 mg/L K的NH4OAc溶液。用时分别吸取此100mg/L K标准液0,2,5,10,20,40 ml放入100 ml容量瓶中,用1mol/L NH4OAc定容,即得0,2,5,10,20,40 mg/L K标准系列溶液。二、主要仪器1/1000天平、振荡机、火焰光度计、三角瓶(250ml,100ml)、漏斗(60ml)、滤纸、坐标纸、角匙、吸耳球、移液管(50ml)三、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实验室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取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 100g,粉碎,然后全部通过18目孔径筛,装入样品袋备用。四、分析步骤称取风干土样(1mm孔径)5.00 g于150ml三角瓶中,加1mol/L NH4OAc溶液50.0ml(土液比为1:10),用橡皮塞塞紧,在20—25℃下振荡30分钟用干滤纸过滤,滤液与钾标准系列溶液一起在火焰光度计上进行测定,在方格纸上绘制成曲线,根据待测液的读数值查出相对应的mg/L数,并计算出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五、结果计算式中:C—待测液浓度mg/L;m—风干土重;V—加入浸提剂毫升数;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9
点击次数: 0
原名:Influence of fine root traits on in situ exudation rates in four conifers from different mycorrhizal associations译名:根系性状对不同菌根共生类型的四种针叶树种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的影响期刊:Tree PhysiologyIF:4.196发表时间:2020.04.25第一作者:Maiko Akatsuki摘要:植物根系向土壤分泌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以促进根系周围有机质的降解并提高对入侵植物的化感作用。本研究开发了一种无碳滤纸用于在微小尺度下收集树木细根分泌物,测定了日本寒温带森林中四个分别属于两种菌根共生类型的针叶树的根系分泌物总碳含量(ECM:外生菌根;AM:丛枝菌根)。还分别对细根单位根重分泌物输入速率与其形态特征(根直径(RD)、比根长(SRL)、比根面积(SRA)、根组织密度(RTD))和化学特征(根氮浓度(RN)、根碳氮比C/N))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对所有树种综合分析时,单位根重分泌物输入速率与RD、SRA、RTD、RN以及C/N显著相关。当对两种菌根共生类型单独分析时,只有ECM类型的树种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与RD、SRA、RTD、RN及C/N显著相关,而AM类型的树种则无显著相关性。我们的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与根系形态特征和化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主要由外生菌根(ECM)驱动而丛枝菌根(AM)的影响较小。这种差异可能是ECM真菌和AM真菌对植物细根定殖的程度和位置不同所引起的。两种菌根共生类型对根系分泌物输入速率与根系性状之间关系的差异影响将有助于了解森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分配的潜在机制。研究背景:在全球尺度下,森林生态系统向地下分配的碳可占总初级生产力的25-63%,并为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每年贡献约60 Gt碳。但地下碳分配在细根系统中的数量与位置仍是一个开放的问题。通常认为地下碳通量包含根系和菌根的生产量和呼吸消耗,同时根系分泌物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传统方法无法区分细根、粗根和菌根对生长、呼吸和根系分泌物的相对贡献,这些信息的缺失会阻碍对局部或全球碳循环的评估。因此,阐明植物光合碳在不同根系结构和不同代谢类型之间的分配和周转至关重要。根系分泌物指由根系向土壤中释放的一系列可溶性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氨基酸、有机酸、糖、酚类化合物以及其它次级代谢物。树木可通过释放根系分泌物促进微生物活性以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因此阐明根系分泌物输入量的变化规律对于更好地理解根系分泌物在地下C循环中的整体作用非常重要。细根形态特征和化学...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7
点击次数: 0
之前,栢晖生物给大家整理分享过粗脂肪、粗灰分等指标的测定方法,今天咱们来看看如何通过残重法测定植物中的粗纤维。试验流程如下:一、试剂所有试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1.1 1.25%硫酸:取相对密度1.84的浓硫酸13.0ml 加水稀释至1L。1.2 1.25%氢氧化钾溶液二、主要仪器万分之一分析天平、电热板、锥形瓶三、试样的制备取风干的实验室待测样品充分混匀后,按四分法缩减至 100g,粉碎,籽粒全部通过20目筛,装入样品瓶备用。四、分析步骤4.1 称取干燥样品1-3.0g,移入500ml锥形瓶中,加入200ml煮沸的1.25%硫酸,加热使其微沸,保持体积恒定,维持30min,期间每隔5min摇动锥形瓶一次,充分混合瓶内物质。4.2 去下锥形瓶后用带有已知质量滤纸的漏斗过滤,并用热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及漏斗,直至滤液用石蕊试纸测定为中性反应为止。4.3 再用200ml煮沸的1.25%氢氧化钾溶液将滤纸上的沉淀物完全洗入原锥形瓶内,将其加热至沸腾再继续30min,操作同4.1。4.4 煮沸后冷却,用原来所用已知质量的滤纸,用蒸馏水冲洗2~3次,再用乙醇和乙醚各洗涤一次。4.5 将滤纸和沉淀在100~105℃的烘箱中烘至恒重并称重。 五、结果计算粗纤维含量(%)=(M1/M2)×100%式中:M1--为烘干后残余物的质量,g;M2--为试样的质量,;100--换算因数。来源:栢晖生物整理。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1
点击次数: 0
为了展示我国植物生物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促进植物科学交叉融合和发展,助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相关领域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遗传学会、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中国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联合举办“2021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大会于2021年12月19~22日在四川成都召开,主题为“植物科学与种子创新”。本次大会,采用了“线上+线下”形式,今天栢晖生物就带大家一览线下会议现场。↓↓↓大会邀请了国内植物生物学相关领域取得突出成果的专家学者与优秀青年科学家进行学术报告。国内外同行和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研究生也积极参加了本次大会。大家欢聚一堂,交流植物生物学前沿技术,展望植物生物学未来科研方向。栢晖生物作为一家专注于为生态、农业、林业等科学研究领域提供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成熟、完善的实验室管理体系,与全国100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公司检测指标数量类型丰富多样,年交付有效数据量40多万。相关植物检测指标如下:
微信公众号
检测咨询热线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72号-四川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2号楼4层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雄天路98号广发隆平创业园2栋6002
官方热线:028 8525 3068
投诉电话:18181920125
传真:+86 0755-2788 8009
Copyright ©2005 - 2013 成都栢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