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525-3068
新闻动态 News
News 行业新闻

微生物残体碳从凋落物到矿物土壤的积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日期: 2022-01-12
标签:
微生物残体碳从凋落物到矿物土壤的积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摘要:

微生物残体在土壤有机碳(SOC)积累中起重要作用。然而,从凋落物到矿物土壤,微生物残体碳(C)浓度及其对有机碳固存的贡献,以及影响残体碳积累的因素尚不清楚。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在黄土高原栎林凋落物-矿物土壤剖面上开展了微生物残体碳的组成分布特征及其对SOC固存贡献的研究。本研究基于微生物细胞壁的生物标志物氨基糖来估计微生物残体C浓度。结果表明,从Oi1层到Oa层,微生物残体C增加,而从Ah1层到AB层微生物残体C减少。微生物残体C在凋落物-矿物土壤界面的累积量最高(Oa层总微生物残体量为39.5 Mg ha−1, Ah1为22.8 Mg ha−1)。从Oi1到Ah2,总微生物残体C对SOC的贡献增加。其中,总微生物残体C平均分别占Ah1、Ah2和AB层栎林矿质层SOC的40.7%、47.7%和37.0%。从凋落物到矿质土壤,真菌与细菌残体C的比值逐渐降低,说明相对较高的细菌残体C在较深层凋落物和较上层矿质土壤的积累更多。真菌和细菌残体C随活性有机C, 氮(N)和活性无机磷(P)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可溶性营养物质的增加导致微生物生物量的增加,进而导致更高的微生物残体C积累。综上,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对C或N的需求影响了可溶性营养物质的数量,并进一步导致微生物残体C分解或积累的变化。

关键词:

氨基糖,土壤有机碳固存,凋落物-矿物土壤剖面,化学计量学,栎林,黄土高原

研究背景: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微生物残体是SOC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很多研究案例中微生物残体占SOC的50%以上。以往研究案例表明,在三年的凋落物分解实验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植物有机组分进入土壤,通过植物残体的物理转移和微生物残体C的续埋效应增加了SOC积累。然而,森林凋落物-土壤剖面中微生物残体的变化仍不清楚。该领域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在野外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微生物残体C是如何从枯死叶片进入土壤的。

环境条件和微生物营养需求对残体再循环有强烈影响。环境中C, N的高有效性促进了微生物残留物的积累。例如,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微生物群落采用高产策略促进生长,从而加速残体积累。相反,在养分限制的条件下,采用营养获取策略的微生物群落限制残留物的产生和积累。因此,微生物对C, N的需求和环境C, N有效性可能会影响微生物残留物的积累和分解,因为微生物C/N/P化学计量学取决于土壤或凋落物中的养分有效性。相比矿质土壤或凋落物的总养分,土壤或凋落物中的活性养分(如活性C、N和P)及其C/N/P比更多变,但更接近土壤微生物的化学计量学。微生物残体是一种重要的N资源,有助于缓解过量活性C输入下的微生物N的缺乏,这是一种比从不易分解的SOM中获取N更有效的微生物策略。然而,可溶性有机营养元素与微生物残体形成和积累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探讨了黄土高原栎林凋落物-矿物土壤剖面中微生物残体的分布;微生物和可溶性养分C/N/P化学计量特征对微生物残体及其对有机碳固存的贡献。

科学问题:

(1)凋落物层和矿质土壤中微生物C/N/P的化学计量特征和微生物内稳态变化程度如何?

(2)从凋落物到矿质土壤,微生物残体浓度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贡献是如何变化的?

(3)影响微生物C/N/P化学计量学和残体积累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主要结果:

1. 微生物生物量C/N/P化学计量学

凋落物总N、LOC和LON随凋落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Oe和Oa层最高(图2b,2d,2e)。凋落物MBC和MBN不随凋落物层深度增加而下降(图2g,2h)。尽管凋落物层和矿质土层的C/N、C/P和活性的有机C/N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1),但在凋落物层(从Oi1到 Oe层)和矿质土层(从Ah1 到AB层),微生物几乎分别保持了恒定的生物量C/N比(表1)。

表1 凋落物和矿质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活性有机/无机物特征和微生物生物量特征。数值以平均值±标准误差(SE)表示。

微生物残体碳从凋落物到矿物土壤的积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微生物残体碳从凋落物到矿物土壤的积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图2 凋落物-矿质土壤剖面中C、N、P含量、活性有机/无机物质含量和土壤中微生物量。数值以平均值±标准误差(SE)表示。OC:有机碳; TN:总氮;TP:总磷;LOC:活性有机碳;LON:活性有机氮;LIP:活性无机磷;MBC:微生物生物量碳;MBN:微生物量氮;MBP:微生物生物量磷。

2.微生物残体C储量及其对SOC固存的贡献

凋落物层中真菌和细菌残体C储量随凋落物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图3),分别从8.1增加到35.4 Mg ha-1,从0.4增加到4.1 Mg ha-1(图3a,3b)。相反,矿质土壤层中真菌和细菌残体C储量从Ah1层到AB层降低(图3)。从凋落物到矿质土壤,真菌残体C和细菌残体C的比值降低(图3c)。凋落物层和矿质土壤层界面具有最高的微生物残体C积累。

从凋落物层到矿质土壤层,总微生物残体C对总SOC的占比增加(图3d)。具体表现为,在Ah1层,Ah2层和AB层中,总微生物残体C占比分别为40.7%,47.7%和37.0%。

微生物残体碳从凋落物到矿物土壤的积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图3 在凋落物-矿质土壤剖面上,真菌残体C储量(a)、细菌残体C储量(b)、真菌/细菌残体C比值(c)和微生物残体C总量对SOC的贡献(d)。数值以平均值±标准误(SE)表示。总微生物残体C以真菌残体C和细菌残体C的总和表示,总微生物C占SOC的比例代表微生物残体C对SOC固存的贡献。

3.影响微生物C/N/P化学计量学和残体的因素

RDA分析结果表明在凋落物层中MBC, MBN, MBC/MBP, 和MBN/MBP与LOC, LON, LOC/LIP和LON/LIP显著相关(图4a)。具体表现在凋落物层中LOC/LIP, LOC, LON/LIP 和LON是解释上述变量的重要因素,表明微生物量及其化学计量学的变化由可溶性养分及其化学计量学所驱动。

RDA分析结果表明凋落物总C, N, P及其可溶性形态和化学计量比解释了微生物残体的主要变异(图4c,4d)。不考虑凋落物总C, N, P水平及其比率,活性有机C, N和无机P水平及其化学计量学是影响氨基糖和微生物残体C的主要因素。TN和MBN是驱动矿质土壤中氨基糖和微生物残体C变化的主要因子(图4d)。凋落物和矿质土壤中的活性有机C, N和无机P及其化学计量学在改变氨基糖和微生物残体C上发挥重要作用(图4c,4d)。具体表现为,凋落物和矿质土壤中的LOC/LIP和LON/LIP与真菌细菌残体C以及总微生物残体C呈正相关。只有凋落物中的LOC/LON和真菌细菌残体C以及总微生物残体C呈负相关。此外,真菌细菌残体C和总微生物残体C随可溶性C, N和P增加而增加(图5)

微生物残体碳从凋落物到矿物土壤的积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图4 RDA分析显示了凋落物(a)或矿质土壤(b)中C、N、P、活性有机/无机物质及其化学计量学对微生物生物量C、N、P及其化学计量学的影响。RDA轴1和轴2对凋落物层微生物生物量C、N、P及其化学计量学的贡献率分别为58.8%和2.95%,对矿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及其化学计量学的贡献率分别为78.8%和12.5%.

微生物残体碳从凋落物到矿物土壤的积累及其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


图5 活性有机C,N和活性无机P与真菌残体C,细菌残体C和总微生物残体C之间的关系。LOC,活性有机碳;LON,活性有机氮;LIP,活性无机磷。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真菌残体C,细菌残体C和总微生物残体C随凋落物层深度增加而增加,随矿质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在凋落物层和矿质层交界面微生物残体C积累量最高,这归因于高浓度的可溶性养分,进一步导致了更高的微生物残体积累。尽管真菌残体C浓度,细菌残体C浓度和总微生物残体C浓度从凋落物层到矿质层是降低的,但是总微生物残体C对SOC的贡献增加。此外,微生物受活性有机C或N水平的影响,而活性有机C和N的缺乏可能导致微生物残体的分解。因此,微生物对C或N的需求影响可溶性养分水平,而可溶性养分水平的上下波动导致微生物残体C在分解或积累之间变化。在森林凋落物-矿质土壤剖面中,可溶性养分水平和微生物对它们的利用可能对理解微生物残体C的积累/分解及其对SOC固存的贡献至关重要。


  • 最新资讯 MORE+
  • 点击次数: 0
    2024 - 09 - 20
    一、试剂药品浓盐酸,氢氧化钠,氯化钡,酚酞二、试剂配制2.1.0.05mol/l盐酸:取4.16ml浓盐酸缓缓加入1000mlUP 水中。2.2.0.1mol/l氢氧化钠:0.4g氢氧化钠用UP水定容至100ml。2.3.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用95%乙醇溶解定容至100ml。2.4.11mol/l氯化钡溶液:20.82g氯化钡用UP水定容至100ml。三、洗涤方法所有新的玻璃器皿:用洗涤剂清洗干净后,再用自来水洗,再超声,再用UP水冲洗,再放入90度烘箱烘干。四、实验方法4.1 土壤预培养:称取适量土壤样品置于常温下预培养数天,使土壤恢复到常温状态。4.2 密闭培养:将恢复到常温状态的样本,称取10g置于250ml广口具塞瓶中,内置盛有10ml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玻璃瓶,用蒸馏水调节土壤湿度至其最大持水量的60%,5℃恒温培养7天。4.3 测定:培养结束后取出里面盛氢氧化钠的小玻璃瓶,先加入2ml氯化钡溶液,再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再用0.05mol/l的盐酸滴定至红色消失,记录滴定体积,计算出CO2的释放量,同时做空白对照(空白用水代替)。更多检测相关讯息so栢晖生物了解~
  • 点击次数: 0
    2024 - 09 - 12
    1、试剂柠檬酸(AR) 柠檬酸三钠(AR) 无水甲醇(AR) 三氯甲烷(AR) 丙酮(AR) 甲苯(AR) 氢氧化钾(AR) 冰乙酸(AR) 正己烷(色谱纯) 十九烷酸甲酯(19:0)2、仪器气相色谱仪 冻干机 振荡仪 过柱装置 水浴锅 水浴氮吹仪 干式氮吹仪 高速离心机3、材料高速离心管 试管(100 mL、5 mL) 10 mL具塞试管 3 mL硅胶柱 玻璃滴管(可拆卸橡胶头)黑色塑料袋 玻璃量筒(1 mL、5 mL) 移液器(5 mL、1 mL、100 μL)4、试剂制备柠檬酸缓冲液:称取柠檬酸37.5 g,柠檬酸三钠44.1 g,溶于1 L超纯水中。提取液:依次加入柠檬酸缓冲液64 mL、无水甲醇160 mL、三氯甲烷80 mL,混合均匀。(现用现配,低温隔夜会析出盐)。甲醇甲苯混合溶液(1:1):15 mL无水甲醇、15 mL甲苯混合均匀(现用现配)。0.5 mol/L KOH溶液:称取28.05 g KOH,溶于1 L超纯水中。0.2 mol/L KOH甲醇溶液(2:3):取0.5 mol/L KOH溶液40 mL,溶入60 mL无水甲醇。1 mol/L冰乙酸溶液:取1.74 mL冰乙酸,溶入30 mL去离子水。5、样品处理土样冻干:称取土壤4.00 g(沙土8.00g)于高速离心管中,冰冻过夜,随后放入冻干机冻干。土壤含水率测定:称取土壤5.00 g于105 ℃下烘干3 h,随后冷却至室温,取出称重,计算含水率。6、测定6.1取出冻干土样,加入23ml提取液,避光振荡2h;6.2离心取上清液,重复步骤1 ,合并两个上清液;6.3依次加入三氯甲烷、柠檬酸缓冲液,避光过夜;6.4去除上清液,吹干三氯甲烷;6.5过柱;6.6吹干无水甲醇,用甲醇甲苯溶液、KOH甲醇溶液复溶,水浴,冷却至室温;6.7加入去离子水、冰乙酸...
  • 点击次数: 0
    2024 - 09 - 10
    一、微生物碳利用效率的概念及其环境意义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微生物分配给生长的碳量占吸收总碳量的比率,体现了微生物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之间的平衡。二、微生物碳利用效率测定的原理设置18O标记处理以及加入等量自然丰度水的对照组,通过培养过后DNA中18O丰度的差值来判读加入土壤的标记水有多少进入了新产生的DNA中,由此估算微生物生长速率。测定方法——18O-H2O培养法:试样的准备:收集200g左右田间土壤样品,混匀,将其中的大约100g土壤鲜样通过2mm 孔径筛,去除石头和肉眼可见的根等杂质,装入聚乙烯样品袋备用。预培养:*土壤野外采回后迅速过2mm筛,去除土壤内石块、根系、凋落物等;*烘干法测量土壤含水量土壤;*尽快将过筛后土壤熏蒸浸提法测量微生物MBC;(1) 田间持水率的测定调整土壤含水量到60%田间持水量(WHC,water holding capacity);将土壤放入实验所需温度培养箱进行预培养,预培养时间遵照实验设计(2)预培养土样控水处理18O标记培养一个样本一个对照组,或根据样本情况挑选20%样品做对照土壤DNA的提取野外采集土壤带回实验室迅速分装冻干提取DNA,并测得DNA含量。18O丰度测定吸取DNA提取液于洁净的银囊(已称重)中并置于60℃烘箱中干燥整夜后(称重)包好,用质谱仪测定18O丰度和总氧含量。MBC测定氯仿熏蒸提取法...计算更多检测相关讯息so栢晖生物了解更多~
  • 点击次数: 0
    2024 - 09 - 10
文体活动 MORE+
案例名称: 孵化中心
说明: 栢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孵化中心成立于2015.06.01日,研发领域涉及生物试剂耗材、仪器、新产品开发及各生物科技服务类项目等。自成立以来,陆续吸引了大批专家教授加盟合作,并与全国数十家高校及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心共有博士及以上学位骨干人员10人,专门负责公司新产品研发等工作,已成功研发出无线温度监控器及NO检测试剂盒等产品(详情见成功案例),另有细胞分选仪等三个项目正在积极孵化当中。
2017 - 05 - 31
案例名称: 孵化中心流程
说明:
2017 - 07 - 17
微信公众号
检测咨询热线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72号-四川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2号楼4层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雄天路98号广发隆平创业园2栋6002
电话:028 8525 3068
传真:+86 0755-2788 8009
Copyright ©2005 - 2013 成都栢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