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8525-3068
新闻动态 News
News 公司新闻
文献解读原名:Grazing exclusion increases soil organic C through microbial necromass of root-derived C as traced by 13C labelling photosynthate译名:通过13C标记光合产物的追踪,禁牧通过根源碳的微生物残体增加了土壤有机碳期刊: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IF:6.5/Q1发表日期:5 March 2024第一作者:瞿晴01摘要背景:草原储存了大量的碳,然而,禁牧后土壤碳固存的潜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温带草原在长期禁牧后(~40年) ,植物和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SOC)贡献的驱动因素。方法:现场进行了13C-CO2原位标记实验,并结合生物标记物追踪植物-土壤系统中的13C,以评估植物对土壤的碳输入。结果:长期禁牧提高了植物和土壤碳库包括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微生物生物量和残体;且禁牧草地新输入光合碳在植物和土壤系统中的分配量高于放牧草地,但在土壤CO2中的分配量低于放牧草地。新输入的光合碳在土壤和微生物量中的分配量与根系中光合碳的分配量呈正相关关系。与放牧相比,禁牧提高了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约2倍,但木质素酚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甚微(0.8%),而真菌残体碳的积累是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因素。结论:受矿物颗粒...
发布时间: 2024 - 05 - 20
浏览次数:0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5 - 20
点击次数: 0
文献解读译名:氮沉降增加背景下高寒森林通过菌丝途径对土壤有机碳固持的贡献高于根系途径原名:More soil organic carbon is sequestered through the mycelium-pathway than through the root-pathway under nitrogen enrichment in an alpine forest期刊名称:Global Change Biology影响因子: 10.151 (2020)第一作者:朱晓敏,张子良通讯作者:尹华军01摘要植物根系与相关菌根真菌在调控森林土壤碳(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再氮(N)沉降加剧的条件下,根系和外生菌根菌丝是否以及如何差异化地影响高寒森林土壤有机碳(SOC)积累尚不清楚。基于此,以外生菌根(ECM)高度共生的亚高山针叶林--云杉(Picea asperata)为试验对象,采用内生长管技术区分根系和菌丝作用(图 1右),区分和量化了氮添加(0 vs.25kg N ha-1 yr-1)下根系/菌丝途径对森林SOC积累的贡献幅度、方向与潜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无N添加处理下,根系途径增加SOC,而菌丝途径减少SOC。相对于无N添加处理而言,氮添加促进根系途径对SOC积累的正效应,SOC从18.02 mg C g-1增加至20.55 mg C g-1;而氮添加抵消了菌丝途径对SOC积累的负效应,SOC减少量从5.62 mg C g-1下降至0.57 mg C g-1。换言之,氮添加诱导的根系途径和菌丝途径的SOC增量分别为1.62~2.21 mg C g-1 和 3.23~4.74 mg C g-1。菌丝途径对SOC增加的贡献高于根系途径的主要原因是菌丝途径具有更高效运转的微生物C泵(MCP),氮添加下菌丝途径介导的微生物残体C增量占SOC增量的比例可达80%以上,而这一比例在根系途径中仅为54%左右。氮添加下菌丝途径具有更强的真菌代谢活性以及真菌残体C与土壤矿物结合能力是菌丝途径MCP高效运转的重要原因。总之,我们的研究强调了在氮沉降不断加剧背景下,森林外延菌丝及其介导的菌丝际C过程在调控高寒森林稳定性SOC的形成和积累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02研究背景土壤是森林生态系统最大的碳(C)汇,其C储量的微弱变化都将对全球气候和碳循环产生深远影响。相应地,森林土壤C汇功能维持与优化管理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压力、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链接植物-土壤的核心纽带,根系除了作为吸收养分和水分的门户外,还通过分泌、周转与菌根共生等一系列生命活...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0
# 栢晖 #服务项目如下:靶向物质检测   土壤生理生化检测植物生理生化检测   水体生理生化检测气体检测服务   激素检测服务科研数据处理与作图服务服务热线:028-85253068公司地址:成都市成华区四川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2号楼4层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0
原名:Bioavailable Soil Phosphorus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Elevation in a Subarctic Tundra Landscape译名:在亚北极苔原,土壤有效磷含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作者:Vincent,et al.期刊:PLOS ONE影响因子/分区:3.27/3区发表时间:2014.03.27一、关键词海拔梯度,土壤P生物有效性,P组分,植被,气候二、研究主题和背景(1)背景:磷 (P) 是北极和亚北极苔原中的重要大量营养素,其生物有效性受有机磷的矿化调控。尽管不同土壤特性对植物群落影响可能不同,但温度可能对磷生物有效性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2)主题:我们研究了瑞典北部的海拔梯度,其中包括所有海拔的荒地和草甸植被类型,以研究温度,土壤磷吸附能力以及草酸盐可提取的铝 (Alox) 和铁 (Feox) 对不同土壤P组分的浓度的影响。三、科学问题或科学假说(1)科学问题:与海拔相关的温度变化对亚北极生态系统中磷有效性和生物地球化学有怎样的影响?(2)科学假说:a.不论植被类型如何,活性P组分的浓度都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降低)而降低。b.草甸土壤活性P浓度更低,低于荒地,由于草甸的叶片N:P更高,同时其有较高浓度的Al和Fe以及较高的土壤磷吸附能力。通过解决这些假设,我们旨在更好地了解温度变化(例如气候变暖)如何影响亚北极苔原生态系统中两种主要植被类型的磷有效性。四、材料与方法(1)本研究是在位于瑞典北部阿比斯库东南约20公里处的 Suorooaivi 山(1193 米)的东北面斜坡(68°19 N, 18°49’9 E)。于2007年,设置六个海拔梯度(500m-1000m,间隔100m),分别建立4个重复地块,共48个。腐殖质土壤于 2009 年 8 月 4 日取样。在每个地块内,在田间对岩心进行筛分(2 mm 目)以使样品均质化,并结合以产生每个地块的单个散装样品。将样品密封在聚乙烯袋中,并在取样的同一天运送到实验室。从每个样品中,立即将一个子样品储存在 2°C (48 h)下,剩余部分在 -20°C 下冷冻。(2)Hedley P组分:顺序浸提法;树脂可萃取的P组分-树脂态P;(2)有机和无机NaHCO3- P (以下分别称为 “Bic-po” 和 “Bic-pi”);(3)有机和无机NaOH可萃取P(分别称为 “NaOH-po” 和 “NaOH-pi”);(4)Hcl-P;(5)Res-P。(3)吸附指数:单点P吸附方法来评估相对P吸附能力...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5 - 11
点击次数: 0
原名:Root exudates with low C/N ratios accelerate CO2 emissions from paddy soil译名:低碳氮比的根系分泌物添加促进了水稻土二氧化碳释放期刊: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IF:4.977发表时间:2022.4第一作者:Cai Guan摘要根系分泌物可显著调控微生物活性和土壤有机质(SOM)矿化。但根系分泌物及其碳氮比值(C/N)如何调控水稻土有机质矿化尚不清楚。本研究对水稻土添加具有不同碳氮比值(CN6、CN10、CN80和C-only)的模拟根系分泌物(葡萄糖、草酸和丙氨酸不同比例的混合液),以探究不同根系分泌物碳氮比值(C/N)调控水稻土有机质矿化潜在机制。结果显示:与只添加碳(C-only)的处理相比,其余添加根系分泌物(CN6、CN10、CN80)的处理中土壤CO2释放增加了1.8-2.3倍。低C/N比处理(CN6和CN10)代谢商(qCO2)比高C/N比处理(CN80和C-only)增加了12%,表明低C/N比处理下微生物通过增加N-水解酶合成从SOM中获得有机氮需要消耗更多能量。C获取酶/N获取酶比值与qCO2显著正相关。微生物量C/N比值与碳利用效率(CUE)显著负相关,表明高C/N比处理下由于N供给不足促进了N获取酶的释放。以上结果表明,根系分泌物的C/N化学计量比通过影响C和N获取酶的活性来调节微生物C/N比,从而影响微生物生物量的特定反应,进而控制SOM矿化。研究背景植物通过由根释放含碳化合物(根系分泌物)或通过相关微生物从土壤中快速吸收养分来改变土壤环境。约有1-10%的光合固定碳由根系分泌物释放至土壤中,其组分主要包括糖类、氨基酸、有机酸、酚类以及其它代谢物。这些物质除了可直接作为微生物利用的底物外,其C/N化学计量比对微生物的利用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阐明根系分泌物C/N比对微生物底物利用的具体影响及潜在机制对于理解土壤碳氮循环及土壤碳汇强度十分重要。以往研究已经提出了几种机制来解释根系分泌物如何影响土壤有机质(SOM)的微生物分解。1.根系分泌物为促进微生物对SOM的分解和改变土壤化学和物理特性提供能量;2.不稳定C输入促进微生物生长,增加对氮的需求进而促进微生物从SOM中获取N;3.微生物对C和N的需求变化驱动群落结构变化从而影响微生物对SOM的降解。此外,还需要考虑根系分泌物C/N化学计量比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通过不同C/N比的根系分泌物添加实验探究根系分泌物C/N比值变化如何影响微生物活性(胞外酶合成和微生物量化学计...
作者:
发布时间: 2022 - 05 - 05
点击次数: 0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酸水解-蒸馏法测定土壤中有机氮组分(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酸解铵态氮、酸解总氮)。操作步骤如下:·1)土壤水解液的制备:称取适量过0.25mm筛的土壤样品,放入具有磨口接头的三角瓶中,加入2滴正辛醇和20ml和6ml的HCI,摇动瓶子使土壤和酸液充分混匀,将瓶子放入有温控功能的远红外消煮炉中,在瓶口装上有玻璃磨口接头的冷凝管,接通冷凝水,打开电源开关,使温度控制在120±3℃,在回流条件下使土壤--酸混合液慢慢沸腾12小时。水解结束后,用中速蓝带滤纸将样品趁热过滤,滤液收集在100ml的烧杯中,用去离子水少量多次冲洗残渣,使滤液体积达到约6Oml。将盛有滤液的烧杯放在碎冰块中,借助PH计,逐滴慢慢加入5mol/L NaOH溶液,边加边搅拌,直到水解液的pH达5左右,再用0.5mol/L的NaOH进行中和,使水解液的pH达6.5±0.1,用小漏斗把酸解液转移到I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2)酸解液中氮素形态的测定(1)酸解液全氮的测定:取样前,先倒转容量瓶几次,使悬浮液均匀,并用末端较宽的移液管吸取5ml酸解液,放入消煮管中,加入0.5克定氮混合催化剂和2ml浓硫酸,380℃温度下消煮1.5小时。冷却后将消煮管连接到定氮仪上,加10ml 10mol/L NaOH,蒸馏约4分钟,流出液用硼酸吸收,蒸馏结束后用0.0055 mol/L H2SO4滴定。(2)铵态氮的测定取10ml已中和的酸水解液,放入消煮管中,加入2mL 3.5%的MgO悬浮液,立即连接蒸馏装置,蒸馏约2分钟后滴定。(3)氨基糖态氮的测定取已中和的酸水解液10ml于消煮管中,加入10ml磷酸一硼酸缓冲液(PH11.2),连接蒸馏装置,蒸馏4分钟,滴定。此测定结果减去铵态氮,即为氨基糖态氮。(4)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取5ml已中和的酸水解液于消煮管中,加入1ml 0.5mol/L NaOH溶液,在沸水中加热直到溶液减至2-3ml,取出冷却,加入0.5g柠檬酸和0.1g茚三酮,将消煮管放回沸水浴中,加热1分钟后,旋转消煮管(不放开水浴)3分钟,再在水浴中保持9分钟,取出冷却后,加入10ml磷酸--硼酸缓冲液和1ml 5mol/L NaOH,蒸馏4分钟,滴定。(5)未知态氮= 水解总氮- (铵态氮+氨基糖态氮+氨基酸态氮)(6)非水解氮= 土壤总氮-水解液总氮
微信公众号
检测咨询热线
Q  Q : 2105984845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成宏路72号-四川检验检测创新科技园2号楼4层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雄天路98号广发隆平创业园2栋6002
电话:028 8525 3068
传真:+86 0755-2788 8009
Copyright ©2005 - 2013 成都栢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